今年9月17日是第四屆世界患者安全日,主題為“用藥安全”。9月19日,醫院藥劑科組織藥學人員在綜合樓大廳開展用藥安全主題宣傳活動。 活動現場,藥學人員向群眾積極宣講藥品劑型的正確使用、服用藥品的特殊提示等,指導群眾正確服藥,著力提升社會公眾對用藥安全的重視,普及安全用藥知識,鼓勵患者和家屬參與用藥安全自我管理,預防用藥錯誤、減少用藥相關傷害,提升患者用藥安全水平。(藥劑科 劉慧紅)
附:
藥品劑型的正確使用:
泡騰片劑 口服的泡騰片一般宜用100~150毫升涼開水或溫水浸泡,可迅速崩解和釋放藥物,應待完全溶解或氣泡消失后再飲用含漱劑 含漱劑多為水溶液,含漱劑中的成分多為消毒防腐藥,含漱時不宜吞下或咽下;對幼兒、惡心、嘔吐者暫時不宜含漱。
鼻用噴霧劑 鼻用噴霧劑是專供鼻腔使用,使用前輕輕擤鼻,清潔兩個鼻孔,閉合一個鼻孔,頭部稍向前傾斜,將噴嘴塞入另一個鼻孔中,噴藥同時慢慢地用鼻子吸氣;更換另一個鼻孔重復操作,用畢后可用干凈紙巾擦拭噴嘴。
滴眼劑 使用前清潔雙手,使用時勿使滴管口觸及眼瞼或睫毛,以免污染,滴后輕輕閉眼1-2分鐘,若同時使用2種滴眼劑,宜按照醫生的要求間隔一段時間再使用第二種滴眼劑,瓶裝滴眼劑一般打開后1個月未用完建議丟棄,如藥液出現混濁或變色時,且勿再用。
服用藥品的特殊提示:
(一)宜多飲水的藥物
(1)平喘藥:如茶堿類,宜注意適量補充液體,多喝白開水。
(2)利膽藥:可引起膽汁的過度分泌和腹瀉,因此,盡量多喝水避免過度腹瀉而脫水。
(3)雙膦酸鹽:如阿侖膦酸鈉、帕屈膦酸鈉,須用200毫升以上的水送服,使1日的尿量達2000毫升以上。服藥后不宜立即平臥,保持上身直立30分鐘。
(4)抗痛風藥:如苯溴馬隆、丙磺舒、別嘌醇,應多飲水,一日保持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,同時應堿化尿液,防止尿酸在排出過程中在泌尿道沉積形成結石。
(5)抗尿結石藥:宜多飲水,保持一日尿量2500--3000毫升,減少尿鹽沉淀的機會。
(6)磺胺藥:宜多飲水,也可加服碳酸氫鈉以堿化尿液,減少析晶對尿道的傷害。
(二)限制飲水的藥物
(1)某些治療胃病的藥物:
胃黏膜保護劑:如硫糖鋁,服藥后1小時內盡量不要喝水。
直接嚼碎吞服的胃藥:防止破壞形成的保護膜。
苦味健胃藥:稀釋后減輕刺激,減低藥效。
(2)止咳藥:如止咳糖漿、甘草合劑等。
(三)不宜用熱水送服的藥物
助消化藥 含消化酶的藥物,70℃以上即失效,因此不宜用熱水送服。
維生素類 維生素B1、維生素B2、維生素C的性質不穩定,受熱后易被破壞而失效。
含活性菌類藥物 如金雙歧、媽咪愛、整腸生等,該類藥物遇熱會引起活性菌被破壞,溶解時水溫不宜高于40℃。